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非法集资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帮助广大民众提高防范意识,本文将通过趣味普法的方式,为大家介绍如何轻松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风险。

非法集资的定义与特征

定义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特征

  1. 非法性:未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
  2. 公开性: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熟人推介等向社会公开宣传。
  3. 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 社会性: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识别非法集资的“十大骗局”

  1. 消费返利:以“看广告、赚外快”为幌子,承诺高额回报。
  2. 境外投资:以境外投资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
  3. 养老项目: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以房”养老等为幌子。
  4. 私募入股: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
  5. 虚拟货币: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
  6. 扶贫互助:以扶贫“互助”慈善“影视文化”等为幌子。
  7. 街头广告:在街头、商场、超市等发放投资理财等内容广告传单。
  8. 考察旅游: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
  9. 境外理财: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
  10. 现金缴纳: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

趣味普法:防范非法集资的“七招”

  1. 理性投资: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
  2. 稳健投资: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还可能是投资骗局。
  3. 警惕心理:收益丰厚、条件诱人、机会难得、名额有限”都很可能是忽悠。
  4. 谨慎决策: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还本许诺”、高息理财”。
  5. 正规渠道: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不与银行、保险从业人员个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
  6. 保护信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非法集资风险提示。
  7. 及时举报:遇到涉嫌非法集资行为及时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结语

防范非法集资风险,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掌握识别技巧,我们能够轻松应对非法集资骗局,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