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学科,承载着丰富的文学遗产和经典知识。为了帮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本文将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100题挑战,带你玩转高中语文经典知识。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挑战

1. 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

  • A、左雄右雌
  • B、左雌右雄

2.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 A、戊
  • B、戍
  • C、戌

3.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 A、早上
  • B、中午
  • C、傍晚

4.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 A、长江流域
  • B、黄河流域

5. 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 A、文章
  • B、画作
  • C、乐曲

6.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7.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 A、十个
  • B、十二个

8. 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 A、颐和园
  • B、圆明园

9. “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 A、象形字
  • B、表意字

第二部分:名句默写挑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两句描写了黄昏之景,但景中使用了暖色调。 (2)庄周在《逍遥游》中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那么,人就无所依凭了。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2)荀子在《劝学》的结尾处感叹道,“蚯蚓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这都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紧接着从反面说:‘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第三部分:国学常识挑战

1.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 A、中秋节
  • B、元宵节
  • C、端午节
  • D、七夕节

2.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A)

  •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 C、10米
  • D、30米

3.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

  • A、隔岸观火
  • B、暗度陈仓
  • C、背水一战
  • D、破釜沉舟

5.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 A、乌
  • B、巫
  • C、肖
  • D、萧

6.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 A、男角
  • B、女角
  • C、儿童
  • D、男女均可

7.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 B、十八种武术动作
  • C、十八种武器
  • D、十八个人

8.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结语

通过这场100题的挑战,相信同学们对高中语文的经典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保持对语文的热爱,不断探索和发现语文的乐趣。